如何更好地發揮“人類駕駛員”與“智能汽車駕駛員”各自的優勢特點,保證行駛性能最優化,并被車內駕乘人員與車外交通參與者接受是關鍵。
未來市場投入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一定會全部通過安全測試認證;駕乘人員親身體驗的具有車企自身DNA的控制操控性與乘坐舒適性,勢必成為市場化競爭重點,是整車企業必須掌握的核心集成匹配技術。
智能車實現的關鍵阻礙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而是社會接受性。56%的人認為社會接受是第一大阻礙。智能汽車要實現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更舒適。
智能汽車必須要解決好“人” 的問題,如:人、車駕駛能力的差異性、沖突性;駕駛人的駕駛過程行為、狀態的動態演變;自動-人工控制權的切換,接管過程中,人的狀態是怎樣的;如何提高智能汽車協同共駕控制的駕乘體驗感等。
吉林大學相關研究團隊進行了歷時30余年的駕駛員行為分析理論研究。在既往的研究基礎上,未來的研究重點是:1)以人為中心的智能汽車運動品質控制;2)智能汽車的行駛性能的主客觀綜合評價;3)深入探索智能汽車的人車交互機理;4)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智能汽車人車設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