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武漢大學張俊教授:裝備健康監測——基于境況的智能預診與維護2022-01-05 作者:張俊 | 來源:《電氣技術》雜志社 | 點擊率:
導語張俊,國家高層次引進人才,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導。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教于美國丹佛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并獲得終身教授資格。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秘書長,武漢大學工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IEEE射頻識別理事會(COUNCIL ON RFID)副主席,《自動化學報》(中英文版)編委會成員,IEEE TRANSACTIONS ON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編委會成員。主研電力系統大數據、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與區塊鏈的理論方法與應用。2019年獲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聯合頒發的“楊嘉墀科技獎”。

報告摘編
- 通過對異構系統的電力變壓器進行屬性挖掘及設備運維研究,有效提高了提高電力資產管理水平開展應用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結果:1)構建了電力變壓器多源異構數據融合系統。實現了不同系統數據間的有效共享,為全方面、多維度的數據挖掘過程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2)引入復合知識概念,構建了基于復合知識的變壓器狀態評估模型。實現了基于歷史數運維數據的變壓器狀態評估,為變壓器檢修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3)基于變壓器狀態評估結果,構建了變壓器運維策略優化框架。綜合考慮剩余壽命與經濟價值情況,針對在運變壓器,制定了定制化運維策略方案。
- 在通過歷史運維數據提出設備設備特征進行狀態評估及進行設備運維優化過程中部分內容研究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細化研究:1)在利用健康指數進行剩余壽命評估過程中,設備運維狀態與健康指數的映射及健康指數的修正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2)對變壓器進行價值評估時,其真實供電成本難以量化,本文計算缺乏真實性檢驗,后續需要完善價值評估體系;3)當前構建的變壓器狀態評估模型結構相對簡單,數據挖掘程度及模型精度還具備提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