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夏季達沃斯論壇提及韓國電池廠火災事故。他表示,這一事件表明:即使是在制造現場,從電池的設計、電池的制造、電池的應用,到最后電池的運輸,安全都是重中之重。
曾毓群對電池業內發展現況表示擔憂:“我真的擔心(市場內)這么多不同的玩家,他們真的沒有現場測試和分析技術來解決安全問題。當大量電池被放置到人們身邊,可能給數百萬人使用;如果電池不夠好,就會造成火災爆炸等一系列災難。”
曾毓群表示,安全是大家需要首要關注的。“如果電池質量不夠好,當能量密度不斷增長時,儲能就像炸彈一樣。所以我們必須通過設計制造,來控制不良率低于PPB,即10億分之一,較PPM又提升了1000倍。”曾毓群認為,這是一個優秀的電池企業必須做的。
針對業內給予的“卷王”稱號,曾毓群回應稱,不知道“卷”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在他看來,卷也許就是價格競爭,但他強調:“我們寧德時代不做價格競爭,而是價值競爭。”
曾毓群舉例說明價格與價值的差異,“比如一個電池做出來是500次循環,售價可能是1元/Wh。我如果做出來的電池是5000次循環,(售價)是1.5元/Wh,這個5000跟500就差了10倍。所以從價值的角度,是看電池每一個循環存儲的電量或者跑的里程,平均下來我們的產品是最有價值的。”
所以卷的應該不是當時買賣的價格,而是卷整個生命周期的價值是最好的,這才是我們要卷的東西。曾毓群表示,“卷”是要往技術的創新方面進行卷,卷質量,卷安全。
“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叫卷,但是我覺得如果大家比賽的話,就是要比技術,比技術能帶來的長期的價值,可持續的價值,包括安全、可靠性、性能,這才是我們要比賽的地方。”
那么比賽要在哪里投入?曾毓群表示要在研發投入,“很多公司在研發投入上說是百分比,那其實意義不是太大。但對于一個才100億銷售額的公司來講,5%就是五個億,這五個億在研發投入上看起來大,但是在電池技術上其實很小,基本上只是做一個項目的研發投入。”
以寧德時代為例,去年營收4000億,其研發投入占比5%就是200億。只圍繞著電池,這樣大的投入是比較深度的。例如寧德時代凝聚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就是40個億。
“我希望卷這個詞,是利用我們的技術,把長期的價值做好,不是一個價格。”